Computed 计算属性是 Vue 中常用的一个功能,但你理解它是怎么工作的吗?
拿官网简单的例子来看一下:
<div id="example"> <p>Original message: "{{ message }}"</p> <p>Computed reversed message: "{{ reversedMessage }}"</p> </div>
var vm = new Vue({ el: '#example', data: { message: 'Hello' }, computed: { // a computed getter reversedMessage: function () { // `this` points to the vm instance return this.message.split('').reverse().join('') } } })
Situation
Vue 里的 Computed 属性非常频繁的被使用到,但并不是很清楚它的实现原理。比如:计算属性如何与属性建立依赖关系?属性发生变化又如何通知到计算属性重新计算?
关于如何建立依赖关系,我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语法解析,但这样太浪费性能,因此排除,第二个想到的就是利用 JavaScript 单线程的原理和 Vue 的 Getter 设计,通过一个简单的发布订阅,就可以在一次计算属性求值的过程中收集到相关依赖。
因此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从 Vue 源码一步步分析 Computed 的实现原理。
Task
分析依赖收集实现原理,分析动态计算实现原理。
Action
data 属性初始化 getter setter:
// src/observer/index.js // 这里开始转换 data 的 getter setter,原始值已存入到 __ob__ 属性中 Object.defineProperty(obj, key, { enumerable: true, configurable: true, get: function reactiveGetter () { const value = getter "color: #ff0000">computed 计算属性初始化// src/core/instance/state.js // 初始化计算属性 function initComputed (vm: Component, computed: Object) { ... // 遍历 computed 计算属性 for (const key in computed) { ... // 创建 Watcher 实例 // create internal watcher for the computed property. watchers[key] = new Watcher(vm, getter || noop, noop, computedWatcherOptions) // 创建属性 vm.reversedMessage,并将提供的函数将用作属性 vm.reversedMessage 的 getter, // 最终 computed 与 data 会一起混合到 vm 下,所以当 computed 与 data 存在重名属性时会抛出警告 defineComputed(vm, key, userDef) ... } } export function defineComputed (target: any, key: string, userDef: Object | Function) { ... // 创建 get set 方法 sharedPropertyDefinition.get = createComputedGetter(key) sharedPropertyDefinition.set = noop ... // 创建属性 vm.reversedMessage,并初始化 getter setter Object.defineProperty(target, key, sharedPropertyDefinition) } function createComputedGetter (key) { return function computedGetter () { const watcher = this._computedWatchers && this._computedWatchers[key] if (watcher) { if (watcher.dirty) { // watcher 暴露 evaluate 方法用于取值操作 watcher.evaluate() } // 同第1步,判断是否处于依赖收集状态 if (Dep.target) { watcher.depend() } return watcher.value } } }无论是属性还是计算属性,都会生成一个对应的 watcher 实例。
// src/core/observer/watcher.js // 当通过 vm.reversedMessage 获取计算属性时,就会进到这个 getter 方法 get () { // this 指的是 watcher 实例 // 将当前 watcher 实例暂存到 Dep.target,这就表示开启了依赖收集任务 pushTarget(this) let value const vm = this.vm try { // 在执行 vm.reversedMessage 的函调函数时,会触发属性(步骤1)和计算属性(步骤2)的 getter // 在这个执行过程中,就可以收集到 vm.reversedMessage 的依赖了 value = this.getter.call(vm, vm) } catch (e) { if (this.user) { handleError(e, vm, `getter for watcher "${this.expression}"`) } else { throw e } } finally { if (this.deep) { traverse(value) } // 结束依赖收集任务 popTarget() this.cleanupDeps() } return value }上面多出提到了 dep.depend, dep.notify, Dep.target,那么 Dep 究竟是什么呢?
Dep 的代码短小精悍,但却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依赖收集环节。
// src/core/observer/dep.js export default class Dep { static target: "color: #ff0000">Result
总结一下依赖收集、动态计算的流程:
1. data 属性初始化 getter setter
2. computed 计算属性初始化,提供的函数将用作属性 vm.reversedMessage 的 getter
3. 当首次获取 reversedMessage 计算属性的值时,Dep 开始依赖收集
4. 在执行 message getter 方法时,如果 Dep 处于依赖收集状态,则判定 message 为 reversedMessage 的依赖,并建立依赖关系
5. 当 message 发生变化时,根据依赖关系,触发 reverseMessage 的重新计算
到此,整个 Computed 的工作流程就理清楚了。Vue 是一个设计非常优美的框架,使用 Getter Setter 设计使依赖关系实现的非常顺其自然,使用计算与渲染分离的设计(优先使用 MutationObserver,降级使用 setTimeout)也非常贴合浏览器计算引擎与排版引擎分离的的设计原理。
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架构师,不能只停留在框架的 API 使用层面。
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,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,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。
免责声明: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,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,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,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有侵权、后门、不妥请联系本站删除!
更新日志
- 群星《闪光的夏天 第4期》[FLAC/分轨][553.31MB]
- 群星《奔赴!万人现场 第4期》[320K/MP3][80.75MB]
- 林琳《独角戏HQ》WAV
- FIM-《Super-Sound-3》声霸3[WAV+CUE]
- 喇叭花-绝版天碟《我的碟“MyDisc”》[正版原抓WAV+CUE]
- 陈慧琳.1999-真感觉【正东】【WAV+CUE】
- 徐玮.1986-走自己的路(喜玛拉雅复刻版)【同心圆】【WAV+CUE】
- 林海峰.2003-我撑你【EMI百代】【WAV+CUE】
- 群星《奔赴!万人现场 第4期》[FLAC/分轨][454.89MB]
- 腾讯音乐人《未来立体声·Stereo Future VOL.12》[320K/MP3][62.37MB]
- 腾讯音乐人《未来立体声·Stereo Future VOL.12》[FLAC/分轨][176.46MB]
- 房东的猫2020-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[青柴文化][WAV+CUE]
- 黄乙玲1990-春风恋情[日本东芝版][WAV+CUE]
- 黑鸭子2006-红色经典特别版[首版][WAV+CUE]
- 赵乃吉《你不是风平浪静的海》[320K/MP3][84.88MB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