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摄影诞生之初到如今,我们经历了一个短暂但无比复杂的进化过程。很多传统技艺在 发展过程中被遗忘被废弃,而很多存留下来的技术也已经和技法发明之初的目的截然不同。下面笔者来为大家盘点一下,如今非常常用但是与发明初衷截然不同的一些方法技术。不过在这里,笔者要强调:任何技法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,只有使用的恰当与否。下面就详情来看看吧,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的
移轴镜头:校正是为了更清晰的世界
首先从我们如今非常火的移轴效果说起,移轴镜头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,移轴顾名思义指的是镜头的光轴可以发生偏移,完整来说包括光轴的移动和光轴的旋转,这样 一来,我们就可以改变画面的透视效果,包括虚化和畸变。大画幅移轴的初衷,并不是让为了拍摄创意效果,而是为了保证相机在较大画幅下有更为清晰的景深范围 和更为准确的畸变控制。
移轴镜头通过改变光轴,来获取景深更清晰、畸变更小的影像
在摄影诞生初期,我们使用大画幅拍摄,镜头是接在皮腔上的,因此我们可以很方便的移动光轴,到了相机小型化的年代,我们不再需要繁琐的皮腔系统,移轴的方式也转移到了镜头本体上。
移轴是大画幅的强项,但如今更多的移轴方式
变为了镜身光轴变化
现在,很多用户喜欢用移轴来创作“上帝视角”,其实移轴诞生之初,是为了校正透视和景深,因为在画幅越大、焦距越长,景深就越浅,尤其在影棚拍摄时,我们离得很近因此很难拍摄一张前景背景都清晰的画面,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很多90mm,85mm移轴的原因。
长焦移轴,更加适合影棚景物拍摄(图为尼康85mm移轴)
不过,鉴于镜头技术发展,我们在上世界七八十年代,就能看到许多广角移轴的雏形了,如今,更多的广角移轴应用于风光摄影和建筑摄影中。广角移轴,是经历了很漫长的过程才由大画幅机器中衍生而来的产物,因此皮腔下校正畸变非常容易,但是到了镜头移轴的年代却很困难。
现在,更多玩家喜欢用移轴镜头创造“上帝视角”
由于移轴不仅可以使得景深加深,更可以制造出特定的前景深,从而实现“上帝视角”,这一用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。如今,一些例如lensbaby的创意移轴出现,将移轴打造成了一类可玩性镜头,这可以算是这一类技术的另一层面的发展。
lensbaby另类移轴镜头
方法技术:移轴镜头
设计初衷:使用皮腔、用于大画幅;用以校正景深或者畸变,获得更清晰影像
现在使用:很多时候用于创造“上帝视角”,获得更浅的景深
·旁轴设计:不文艺!为大中画幅而生
旁轴相机,曾经是一个时代的经典之作,也是如今很多文艺青年所追求的神器。旁轴,指的是取景器在光轴旁侧,广义上我们常见的旁轴相机和双反相机都属于旁轴。
虽然在相机小型化后很长一段时间,旁轴都是相机唯一的取景方式,但是单反的出现使得小型相机的生产设计与电子化更加容易,操作也更加简便,因此小型机的旁轴相机,更多是出于一种“情怀”,而非实用。
如今旁轴“又一次”开始流行
由于大画幅的毛玻璃背屏不仅光线黯淡,需要在黑布下才可以观察,而且左右相反,因此,如果我们想要快速对大画幅进行取景构图,就需要旁轴取景器。对于120胶卷相机,虽然我们已经可以采用反光板取景,不过例如禄来的双反,也还采用这双反这一种旁轴取景的方式。
大画幅取景极度不方便,这也是旁轴最开始的崔动力
ALPA 12系列,旁轴的巅峰之作,也是中画幅相机取景解决方案的代表之一
或 许说到移轴,大家最爱说的就是徕卡,不过徕卡曾经有非常庞大的R卡口单反系统,只是因为徕卡自身电子元件发展的滞后,使得徕卡放弃了135系统下单反的研 发,转而专心从事自己的旁轴生产,把旁轴相机变成了一种情怀产物。(即便是旁轴领域,徕卡的电子化进程也远落后于诸如美能达CLE的日本旁轴相机)
旁轴取景,长期以来一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式,它诞生与单反之前,虽然我们如今很喜欢讨论旁轴的画质优势,但是旁轴系统却有着天生的缺陷,下面笔者来说一下两种系统的优劣:
旁轴:短法兰距,可以提供更好画质和更小的畸变
没有反光板所以机震小
可以拥有更小的体积与重量
有视差,导致很多镜头焦段受到限制
解决自动测光与对焦要比单反复杂许多
单反:易于电子化,可实现更好的测光与对焦
无视差,所见即所得
镜头支持性更好
长法兰距,体积重量大
如今的旁轴,大多情怀大于实用
其实,发展至今,笔者认为在一般民用相机中,单反结构要比旁轴实用很多,另外,使用微单不仅可以实现短法兰距,还可以消除视差的影响,因此现在的纯粹旁轴,刨去一直使用这一结构的几家厂商,更多的在于情怀而非实用。
方法技术:旁轴取景
设计初衷:为大画幅而生,解决快速取景问题,并减小体积
现在使用:复古情怀
·UV镜:没落的滤镜之王
下面我们要说道的,是曾经的滤镜之王:UV镜。UV镜,指的是紫外线防护滤镜,主要用处是防止紫外线对胶片产生影响,从而降低照片的反差和饱和度。在数码时代,由于CMOS对紫外线并不敏感,因此UV镜已经丧失了本来的意义而变成了镜头保护镜。
UV镜曾是滤镜之王,如今已然落寞
在 胶片时代,照片成像的原理在于卤化银等光敏物质受光照而凝聚成银盐颗粒,而这些材料对紫外线较为敏感,因此在强烈的日光下会产生一些不该有的曝光,从而降 低照片的锐度和饱和度。但是,非常值得注意的是,数码时代,无论CCD还是CMOS,不能说完全不对紫外线有反应,但是敏感程度已经非常非常低了。因此除 非你对着紫外线消毒灯长时间拍摄,照片不会受到任何影响。
胶片拍摄,未使用UV镜(爱克发 负片200度)
胶片拍摄,使用UV镜后
那如今,UV镜还有什么作用呢?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,很多大品牌UV镜已经标注了DIGITAL字样,说明这些UV是数码优化的。虽然各家厂商天天提及这个词,但是从来没有哪家厂商具体解释过所谓的数码优化究竟为何物,笔者在这里姑且这么理解:
1、所谓的数码优化就是指在UV镜的基础功能上加入了保护镜的功能。
2、在镀膜工艺上有别于胶片UV,但是具体差异不得而知。
如今,大部分UV镜已经做了数码优化
因此,我们可以说如今UV镜已经和真正意义上的用途相去深远,至少可以说,大部分使用者对UV镜的使用意义不再是提升画质而是保护镜头,不过不能否认的是,无论最后目的是什么,UV镜仍然是目前各类滤镜中的销量王者。
方法技术:UV镜
设计初衷:消除紫外线对胶片的影响
现在使用:保护镜头
·HDR技术:最滥用的增效方式
相 信大部分网友对HDR都已经非常熟悉,不过笔者还是想简单介绍一下HDR。HDR全称High-Dynamic Range,也就是高动态范围,而我们所 说的HDR是指一种获得高动态范围图像的方法,包括了前期拍摄和后期合成两部分。如今,很多初学者或者“HDR”爱好者,只是把HDR当作一种调色的方 式,来追求更加夸张的影调,这与HDR的初衷完全相反。
长期以来HDR采用的最直接方法,就是使用复杂的滤镜系统校正光比
正确的HDR方式,是从前期到后期的连续过程,具体而言包括:
1、前期拍摄使用更严谨的曝光方式,使用滤镜组、黑卡等技术尽可能得校正环境光比。
2、后期处理时,对高光和阴影进行分别处理,合成或者直接出来得到高光和阴影都清晰的影像。
关于HDR,本是一门复杂的技法,关系到前期曝光的控制,组合滤镜的使用,以及后期的微调。但是自从个人电脑和各种图像处理软件普及之后,HDR成了一门看似“非常简单”的过程。人们拍摄一张照片,加上各种HDR效果,就形成了现在最常见的“HDR”特效。
数码HDR非常容易,也是HDR技术被滥用为特效的原因
HDR 技术的初衷在于更真实的还原场景,而并非制造幻彩效果。关于滥用HDR的讨论,在各类摄影网站论坛上从来没有断过,而HDR毁照片的例子已经越来越多了, 很多使用者喜欢用HDR来突出色彩,凸显纹理细节,但是画面变得过于饱和、过于失真,使得照片不再是一幅作品,而变成了视觉神经的强奸犯。
这种过分HDR的照片,是一种视觉的负担(图片来自网络)
HDR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调色的特效
所以,笔者希望大家谨慎使用各类数码滤镜,将他们用以合适的途径,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更夸张的效果。摄影是前期与后期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,后期处理应当是前期拍摄的延续,而不是对照片的补救。
方法技术:HDR技术
设计初衷:应用于大光比环境拍摄,是前期与后期密不可分的技术
现在使用:“HDR特效”制作绚丽照片
·大光圈:变了味的F1.4 虚化不是炫耀
下面我们在看一个热点问题:大光圈镜头。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,相同焦距下,镜头肯定光圈越大越好,而且大一级光圈,价格往往不是贵了一倍。人们为了追求大光圈,经历了近100年的光学研发,目的是更快速地拍摄,而如今大光圈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一种炫耀的方式。
大光圈人人爱,但是真的要一直用最大光圈吗?
不过大光圈就一定好吗?我们先来回顾下镜头的发展史:
在 摄影诞生支出,相机的体积非常巨大,画幅也大的不得了,因此在那时候,镜头设计首先要满足的问题是:像场覆盖问题。因此,早起镜头的设计结构都非常简单, 受制于光学结构的限制,我们无法制造出大光圈镜头。不过对于大画幅而言,由于像场巨大,因此即便光圈不大,也有着很好的虚化效果,因此那个年代没人聊虚 化,倒是大家喜欢来聊一聊怎么拍的更清楚。
大画幅下虚化不是事,如何快速拍摄一张清晰的影像才是问题(图为4×5画幅人像)
要 清晰,就要缩小光圈,牺牲掉拍摄的效率;但是人们不乐意每次拍摄都要等待很长时间去曝光,想要快一些拍摄有两个办法:提高感光灵敏度、增大镜头光圈。提升 镜头光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直到徕卡发明了135胶片系统,镜头光学结构设计才开始进入大光圈时代。因此,从上世纪初开始,镜头进入了一个光学设计飞速发 展的时期,到了上世纪40年代,人们在中焦段已经有了很大突破,各类大光圈镜头开始全面普及,摄影进入了快拍时代。
1932年的松纳结构从天塞结构改善而来,使得光圈可以达到F1.5-2.0
长期以来,人们渴望大光圈,羡慕大光圈,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如此。但是,当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,手里充斥着各种F1.4甚至F1.2之后,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忘记了使用大光圈的初衷。有时候,大光圈镜头变成了一种炫耀的资本,我有F1.2,所以我骄傲。
光圈大小决定镜头定位,光圈差一档价格可不会仅仅差一档
大 光圈有一个最直接的目的:更高的快门速度,这也是长期以来大光圈镜头被称作高速镜头的原因;另外,大光圈可以获得更好的虚化效果,这也是很多中长焦镜头被 称作人像头的原因。但是,虚化不等于虚成一片,如果一味得开大光圈,就算拍张旅游纪念照也要虚得一塌糊涂,那么大光圈就真的变味了。
单纯为虚化而拍摄的照片,有多少审美价值呢?
笔者不否定大光圈的作用,但是我们应该合理使用镜头虚化,不应该把虚化作为一种炫耀镜头的方式,好的照片应该是具有灵魂的,而不是单纯的“刀锐奶化”。如果您想要扫街拍人文,想要为家里人拍摄合影,那么请您缩小您的光圈,来获得更清晰更有生命力的影像。
方法技术:大光圈镜头
设计初衷:主要为获得更高的快门速度,在小型相机上获取更大景深
现在使用:虚化!再虚化!我有大光圈我自豪!
·P档:为专业而生 我非傻瓜档
相 信很多网友,尤其是很多家庭用户,对于Atuo档和P档一直非常迷茫。其实,P档是伴随着镜头自动化而来的非常久远的一个曝光模式,而Auto档是如今相 机有这很高电子性能后才逐渐晚上的自动拍摄功能。 在P档诞生之处,目的是向着更专业发展,而不是被当作偷懒的方式。
P档最早什么时候出现已很难考证(图为美能达X700,上市于1982年)
要 说清楚A档和P档的功能,首先要回归胶片时代。胶片时代其实很少见专门标注的Auto档,以为很多傻瓜机都能有很好的效果,并不需要在专业机上加入一个 Auto功能。但是对于P档,其实它的出现要早于Tv/S档,是在A档的基础上,提供了自动选择光圈和快门的曝光方式。相比于Auto档,P档只会将快门 与光圈交给相机调节,而其他参数全部由使用者掌握。(很多专业机器上并没有Auto档,但是P档必不可少,这就证明了P档的重要性)
P档有非常高的自主性
其实P档非常适合复杂环境下的拍摄,例如舞台、室外运动,当我们拍摄环境的光影变化特别迅速时,我们有时难以及时调整参数,往往会造成快门过慢或者景深过浅等问题,而使用P档会自动调节这些参数,保证拍摄的成功率。
运动赛场上瞬息万变,P档可以更好应对瞬间的光线变换
但是,P档不是万能的,他不会调节更多的相机参数,因此使用P档代替Auto档并不明智。可以理解为Auto档是为了让我们拍得更清楚,而P档是为了让我们 的拍摄调整更加迅速。例如,P档下不会自动弹起闪光灯、或者自动更改色温值;因此如果不是摄影爱好者,在生活中使用P档,尤其是在大光比环境中使用P档, 拍摄成功率要远低于Auto档。
方法技术:P档
设计初衷:为专业而生,提高拍摄成功率
现在使用:经常会被当作Auto档使用
总结 技术不会错 使用看环境
看了这么多与初衷相反的技法,我们可以发现,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,会跟着人的需求而变化;如何合理的使用各类技术,关键看使用者如何依据使用环境进行把握。 我们不排斥推陈出新,但是打破定式的前提是彻底的掌握与了解。随着时代进步,许多技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而推动这种变化的,正是摄影技术的成熟与人们审 美的改变。
免责声明: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,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,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,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有侵权、后门、不妥请联系本站删除!
《魔兽世界》大逃杀!60人新游玩模式《强袭风暴》3月21日上线
暴雪近日发布了《魔兽世界》10.2.6 更新内容,新游玩模式《强袭风暴》即将于3月21 日在亚服上线,届时玩家将前往阿拉希高地展开一场 60 人大逃杀对战。
艾泽拉斯的冒险者已经征服了艾泽拉斯的大地及遥远的彼岸。他们在对抗世界上最致命的敌人时展现出过人的手腕,并且成功阻止终结宇宙等级的威胁。当他们在为即将于《魔兽世界》资料片《地心之战》中来袭的萨拉塔斯势力做战斗准备时,他们还需要在熟悉的阿拉希高地面对一个全新的敌人──那就是彼此。在《巨龙崛起》10.2.6 更新的《强袭风暴》中,玩家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海盗主题大逃杀式限时活动,其中包含极高的风险和史诗级的奖励。
《强袭风暴》不是普通的战场,作为一个独立于主游戏之外的活动,玩家可以用大逃杀的风格来体验《魔兽世界》,不分职业、不分装备(除了你在赛局中捡到的),光是技巧和战略的强弱之分就能决定出谁才是能坚持到最后的赢家。本次活动将会开放单人和双人模式,玩家在加入海盗主题的预赛大厅区域前,可以从强袭风暴角色画面新增好友。游玩游戏将可以累计名望轨迹,《巨龙崛起》和《魔兽世界:巫妖王之怒 经典版》的玩家都可以获得奖励。
更新日志
- 小骆驼-《草原狼2(蓝光CD)》[原抓WAV+CUE]
- 群星《欢迎来到我身边 电影原声专辑》[320K/MP3][105.02MB]
- 群星《欢迎来到我身边 电影原声专辑》[FLAC/分轨][480.9MB]
- 雷婷《梦里蓝天HQⅡ》 2023头版限量编号低速原抓[WAV+CUE][463M]
- 群星《2024好听新歌42》AI调整音效【WAV分轨】
- 王思雨-《思念陪着鸿雁飞》WAV
- 王思雨《喜马拉雅HQ》头版限量编号[WAV+CUE]
- 李健《无时无刻》[WAV+CUE][590M]
- 陈奕迅《酝酿》[WAV分轨][502M]
- 卓依婷《化蝶》2CD[WAV+CUE][1.1G]
- 群星《吉他王(黑胶CD)》[WAV+CUE]
- 齐秦《穿乐(穿越)》[WAV+CUE]
- 发烧珍品《数位CD音响测试-动向效果(九)》【WAV+CUE】
- 邝美云《邝美云精装歌集》[DSF][1.6G]
- 吕方《爱一回伤一回》[WAV+CUE][454M]